化妆品命名新规出台:全面放行“中草药” 禁用医疗术语
历经8个月的意见征求与修改,我国《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命名指南》日前正式出台。征求意见稿中的“中草药”禁用语本次已正式从禁用指南中删除,但对眼下最为红火的药妆概念而言,在医疗术语方面仍有限制,对“处方”、“药方”、“药用”等词语依然划上了红线,严禁出现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纯天然”、“特效”、“高效”、“顶级”等绝对化词语也不能使用。
命名新规明确规定化妆品不能宣称药用疗效,将把化妆品与药品明确划分开来,这意味着以后化妆品想以“药”来做卖点将面临违规风险。新规实施后所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企业都将要求整改,重新设计化妆品的包装和名称。
“产业快速发展、产品命名乱象、众安全诉求”三大背景互为合力,催生了《化妆品命名规定》。命名新规对“中草药”放行,在政策层面给了民族日化企业发展的机会,将对民族化妆品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规范化妆品命名规定旨在明确区分药品与非药品,但恐怕会对“药妆”概念的推广带来新的影响,一旦特效、全效、纯天然等字眼不能提,药妆产品或将面临营销困境,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本土企业。
化妆品检验新增两项立法
除化妆品命名新规出台外,我国化妆品检验也新增两项立法。国家药监局22日发布了《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和《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以规范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工作。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国家标准出台 化妆品包装需“减肥”
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让消费者花费了不少冤枉钱。不过4月1日起,这种现象有望得到遏制。针对食品和化妆品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国家标准日前已经出台,并将从4月1日起开始施行。标准规定,食品、化妆品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的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新标准施行后,食品、化妆品包装都要“减肥”了。
跨国公司挖掘中草药新潜力
随着“天然、绿色、健康、安全”潮流在全球的兴起,宝洁、联合利华以及欧莱雅等跨国公司再度对中草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复制中国企业在中草药产品开发上的成功经验,还开始把传统中草药和现代技术结合再创新,意图在神秘的中草药中挖掘更多的市场潜力,努力迎合中国人日益兴盛的自然生活理念。在这种趋势下,2010年,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中药、现代汉方、本草等“汉文化”的产品问世,加入到与洋品牌抗衡的残酷市场竞争中。
美丽经济商机无限 上海引领美妆行业步入新阶段
据报道,2009年一季度化妆品类增长14.8%。2010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将可达8000亿元。美容消费已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第五大热点,美丽经济商机无限。在巨大的消费需求导向下,美妆行业发展已从生产驱动进入了消费驱动的全新时代。审时度势,终端为王,蕴涵着巨大的美丽商机,占尽消费市场优势的上海,将引领美妆行业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再来关注两条欧莱雅的新闻:
欧莱雅集团去年净利润下滑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高端产品销售情况不佳,全球最大护肤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集团去年净利润下降3.2%。
法国欧莱雅集团今年重点投资新兴国家市场
据欧莱雅集团总裁Jean-Paul Agon近日透露,由于占新兴市场的份额还很弱,欧莱雅集团2010年将从战略考虑,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Zghzp编辑 亚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