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化妆品市场的消费理念进阶到更高维的科学护肤,面膜品类便到了必须创新的又一个节点。 2025中国面膜品类如何创新?答案藏在诺斯贝尔面膜品类洞察报告。
自2012年开始,面膜便成长为强势品类,进入主流护肤市场,并一度占据线下店中岛区核心位置。
后来,随着渠道越来越多元,线上平台风起云涌,面膜以更快的速度接触到更广的人群。而更复杂的差异化需求,也意味着其在实现产品功效和体验层面,面临着更大挑战。
从数据来看,面膜品类显然经受住了考验。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中国面膜市场以484亿元线上规模持续领跑全球,其中,抖音平台GMV增速高达32%。用户说预测,2030年,中国面膜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464.2亿元。
当然,面膜品类的坚挺之势,离不开其创新节奏踩准了时代鼓点。在全球护肤产业迈向“功效精准化”与“体验情感化”的当口,面膜必须经历的,是从基础护理工具到科技赋能载体的深刻变革。
那么,在这一阶段,中国面膜市场有哪些创新动向呢?
前段时间,面膜ODM领军企业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斯贝尔”)联合美妆产业研究机构用户说发布的《“‘面向未来’中国面膜市场创新动向与全球消费趋势2025”》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即是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据了解,这是诺斯贝尔携手用户说连续第三年发布面膜品类洞察报告,基于覆盖天猫、抖音、京东等核心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结合1077份消费者深度调研与七大海外市场对比研究,系统解构了面膜产业的核心趋势。
2025年,面膜品类还有怎样的成长路径?从报告中,或能找到一些答案。
1、类型:贴片面膜占主流,涂抹面膜正兴起
就面膜的细分品类结构而言,近三年来,中国呈现出迥异于全球的发展特征。
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面膜市场规模约在200亿~250亿美元,其中片状面膜、泥面膜、凝胶面膜分别占比41.1%、24.4%、14.3%,构成核心的三大增长极;而在中国面膜市场,贴片型面膜的市场份额则达到约70%,占据主流地位,涂抹型面膜市场份额约30%,增长非常突出。
具体到线上平台,依然是“贴片面膜为主,涂抹面膜为辅”的格局。
比如在抖音,2025.01MAT(2024年2月1日—2025年1月31日)贴片面膜、涂抹面膜GMV份额分别占到89%、11%,在淘宝天猫,GMV占比则分别为72%、28%。尤其是抖音平台,这两大细分品类增长势头颇为明显。其中,贴片面膜GMV近210亿元,同增22.65%,涂抹面膜GMV为26亿元,同比猛涨174.77%。
这两种类型的面膜能够“制霸”中国市场,并非偶然,是市场积累、消费变化、技术与产品创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报告分析,贴片面膜能够稳居主流,与其长期建立的市场基础不无关系。作为切入市场最早、触达消费者最广的产品类型,贴片面膜具有极高的消费者认知度,已经培养起成熟的使用习惯。同时,贴片面膜可通过膜布材质升级、成分技术创新等满足精准护肤需求,从而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作为面膜品类中新的增长极,涂抹面膜的起势,一方面是吃到了消费体验升级的红利。当前的年轻消费者和高端用户,在选择产品上已然更加注重“悦己”的体验感。据用户说数据监测,2025.01MAT的互联网悦己热度相比前几年持续上升,悦己相关的关键词在互联网中的热度增长显著,以“悦己护肤”为例,声量同比增长竟高达2169%。
而涂抹面膜,便具备“仪式感强”“使用自由度高”等优点,对于追求“悦己”的消费者而言,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涂抹面膜还有着配方门槛低、包材成本可控等特征,这有利于品牌快速推出差异化新产品,并通过“大容量+高性价比”策略提升复购率。所以,也能在用户争夺战中占得优势。
2、功效:保湿、紧致、抗皱、修护等更受宠
功效护肤时代,面膜品类的创新,自然也得紧紧围绕市场对功效的需求展开。
能够看到的是,和其他护肤品类一样,面膜的功效也经历了从保湿、补水等基础护理,到紧致、抗皱、祛斑美白等深层护理,再到舒缓修护等更高阶护理的演变。
而今,根据各电商平台情况,能够发现,具备保湿、紧致、抗皱、修护等功效的面膜销售额相对靠前。
报告显示,据用户说数据监测,在2025.01MAT这一周期内,淘宝天猫面膜细分品类主流功效销售额占比TOP10中,保湿、修护、舒缓功效位居贴片面膜前三,保湿、清洁、修护功效位居涂抹面膜前三;抖音面膜细分品类主流功效销售额占比TOP10中,保湿、紧致、抗皱功效位居贴片面膜前三,紧致、提亮、缩毛孔位居涂抹面膜前三。
实际上,保湿、紧致、抗皱等常见热门功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关注度,相比之下,修护类功效属于“后起之秀”。
据用户说《悦己护肤消费者需求调研》,消费者日常面膜护肤痛点分布中,屏障修护和抗敏痛点占到42.06%;而在品牌方宣传层面,修护是仅次于补水保湿的第二多宣传的功效。
当前,不少面膜新品的开发便基于这些热门护肤功效。以诺斯贝尔2025年重磅新推的水油同养系列和分区精准护理系列为例:水油同养系列中的油蜜多效淡纹紧致面膜、0乳化水油速修紧致面膜,核心功效即为紧致、抗皱;分区精准护理系列中的多效修容紧致抗皱面膜除紧致、抗皱功效外,兼具修护功效,多效修红舒缓面膜则能满足快速修红、舒缓不适、强韧屏障、修护抗衰等需求。
3、成分:“顶流”热度依旧,天然成分声量高增
成分是功效的源头,也是面膜能否满足消费者护理需求的根基。
在功效护肤时代,成分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包括面膜在内的护肤品而言,产品的创新即取决于成分的创新。
那么,具体到面膜品类,在成分应用上有怎样的趋势呢?
一方面,玻尿酸、胶原蛋白等“顶流”在热度上仍处于领跑地位。
报告指出,2025.01MAT面膜成分声量TOP20中,玻尿酸是社媒讨论最多的面膜成分,声量高达58W+;用户说的监测结果显示,2025.01MAT,玻尿酸的声量同比增长23.17%。可见其在应用层面和消费者认知层面具有极高的成熟度。此外,胶原蛋白、维生素B5两大热门成分分列二、三位,声量分别达到26W+、22W+。
以上三大成分,以各自在保湿、紧致抗皱、屏障修护等方面的突出功效,得以被广泛应用于面膜品类。其热度,在主流电商平台亦有体现。报告指出,2025.01MAT淘宝天猫贴片面膜/精华液高销额活性成分中,玻尿酸、维生素B5位居一、二,胶原蛋白跻身前六,抖音贴片面膜/精华液高销额活性成分中,维生素B5位居第一。
此外像玻色因、积雪草、烟酰胺等热门成分,位置也相对靠前。
另一方面,天然成分关注度越来越高,渐成面膜应用主流。
能够看到,在2025.01MAT面膜成分声量TOP20中,天然成分占比过半,达到了11席。其中,声量增长最为明显的是石斛兰和松露,增幅分别达到3823.87%、171.32%。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天然植物成分、合成生物成分、专利技术成分三大成分体系均葆有较高热度。分析可知,面膜天然植物成分功效以抗氧化与舒缓修复为主,面膜合成生物成分功效以抗衰和屏障修护为主,面膜专利技术成分功效以密集护理为主。这也印证了面膜品类中抗皱、紧致、修护等功效的关注度领先的趋势。
4、科技:膜材与技术的双重革新
对于面膜而言,含有功效成分的内容物,决定其能够提供怎样的肌肤问题解决方案。而膜布材质与设计,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功效的达成率,或是优化肤感和体验。
膜材角度,具备环保和肤感优势的膜布更受欢迎。从用户说数据监测结果来看,2025.01MAT淘天&抖音贴片面膜TOP100热销商品膜布材质应用频次分布中,植物纤维膜布和莱赛尔膜布(即天丝膜布)占比均为最高。其中,植物纤维膜布在淘天、抖音的占比分别为37%、22%,莱赛尔膜布在淘天、抖音的占比分别为17%、29%,远高于其他膜材。
报告分析,这两种膜材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人气,与其环保性和肤感舒适的优点不无关系。膜布设计上,多功效复合的膜布市场声量增速最快,其次为具备分区护理功能的膜布。据报告统计,2025.01MAT周期内,超声波复合膜布声量暴涨,同增达672%,分区设计膜布声量同增达416.84%。
据悉,超声波复合膜布的多层结构,能够将不同材质结合,增强膜布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精华透皮吸收率;分区设计膜布则能通过分片剪裁,帮助局部分区护理。
技术层面,2025.01MAT,渗透、锁鲜、冻干、速溶等相关科技在面膜品类中的应用得到更多关注。比如,能够促进活性成分透皮吸收率,且具备较强稳定性和更好肤感体验的D相乳化技术,声量同比增长了56.69%;定位锁鲜的面膜鲜干技术,全网声量激增244.16%;可最大化保存成分活性的面膜冻干技术,全网声量涨了125.33%;增强活性成分可溶性及透皮性的面膜纳米速溶技术,全网声量增幅则在72.44%。
目前,搭载了这些技术的面膜产品并不鲜见。较有代表性的是,颐莲玻尿酸精粹微乳面膜、高姿玻色因多肽紧致抗皱乳霜面颈膜就应用了D相乳化技术;蒂佳婷发光丸面膜、NBC鲜活维C面膜应用了鲜干技术、薇诺娜速修冻干面膜、佰草集新七白透亮冻干精华面膜应用了冻干技术;NBC蓝铜肽纳米速溶精华帖和橙皮苷纳米速溶精华帖则应用了纳米速溶技术。
3、场景:
当面膜的用处仅限于基础护理时,其消费场景相对较为单一。而今,随着消费者护肤需求增多,消费场景也越来越多元。
据报告可知,从消费场景来看,目前存在四大潜力面膜:即时型、密集型、精准型、体验型。
其中,即时型面膜适用于上镜/面试/约会前等重要场合急救、出差/旅程中妆前打底、熬夜后去黄、医美后镇定等场景。报告数据显示,2025.01MAT,全平台即时型面膜关键词声量同增123.11%。市场认知明显提升。
基于此,相关面膜产品陆续涌出,比如针对特殊项目护理的珀莱雅肌源特护冻干面膜、即时舒缓的溪木源积雪草清滢透嫩面膜贴、快速强修护的蒂佳婷胶原蛋白密集护理面膜、针对熬夜、抗衰、垮脸等场景的NBC多效修护乳霜面膜等,均具有“即时”属性。
密集型面膜适用换季肌底重建、职场高压肌肤充电等场景,因其具备多功效、复合性体验优势,同样是不少美妆企业的布局重点。代表性产品如卡姿兰动能紧致修护面膜、达尔肤复合酸焕肤调理面膜、阿芙炫彩眼膜、NBC冷玛吉面膜等。
精准型面膜凭借可定点修复受损区域的性能,能满足晒后、生理期场景的分区域精准修护需求,因而也颇受关注。报告数据显示,2025.01MAT,此类面膜使用场景的声量规模同比增长了42.7%。
其精准性,主要体现在分区护理上。比如C咖1+1双层面膜可实现局部精准淡纹;丝芙兰紧致淡纹安瓶颈膜,则专门针对颈部细纹;NBC1+1冻干芯片特护组合以其精华局部贴,可促进高能效精华载入,封闭式导入吸收。
体验型面膜重点关注的是消费者的情绪释放和压力舒缓,是通过提供优质护肤体验来疗愈身心。此类产品适用于睡前自我疗愈、下午茶美容派对、缓解情绪和工作焦虑、出差护理等。谷雨白千松露平衡舒缓面膜、旁氏补水保湿桃粉面膜、NBC丝绒乳液面膜等,皆是围绕解压开发的针对性产品。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在类型、功效、成分、膜材与技术、使用场景等层面,面膜均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如今,面膜品类已步入竞争“深水区”,对于很多美妆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思路与方向,此前挖掘面膜品类价值遇到不少瓶颈。而诺斯贝尔携手用户说发布的这一报告,通过全面详尽的分析,能够为整个行业的面膜品类创新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引。
2025年的面膜市场,或由此迎来新的成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