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hzp中国化妆品网一周精彩播报12.7-12.13

时间:2009-12-14 13:09:14 作者: 佚名 点击: 加入收藏

  化妆品厂商大举进军网络市场

  化妆品网购渠道与商场专柜“谁主沉浮”?

  随着服装、家电等商品网购的兴起,占据商场最佳位置的化妆品也加入到网购行列。化妆品厂商大举进军网络市场,化妆品网购市场日益快速发展起来。巴黎欧莱雅中国首家官方授权的网络专营店日前正式落户网上商城卓越亚马逊,据悉,卓越亚马逊线上在销的化妆品达到两万多种。分析人士称网店“正品、低价、便捷”的定位在网络购物人群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不过有业内人士预测,由于商场专柜四大优势难撼动,在未来几年内,化妆品网购渠道难以对商场专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冲击。上周五,安利(中国)与中国电信合作了一款商务3G手机,该款3G手机不但可以模拟试用化妆品,而且也具有“在线购物”功能,评论称:“其相当于一个手机版的网店”。对此,安利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颜志荣表示,手机商务与网店不一样,安利目前没有开网店的计划。

  官方积极开展化妆品监管工作

  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全省化妆品监管工作专题研讨会,副局长马光瑜在会议上分析了当前全省化妆品行业和化妆品监管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介绍了化妆品行业发展状况,总结了5年来化妆品监管工作的主要成效。另外,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化妆品监管工作新方式,监管工作涌现不少亮点。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加强化妆品监督抽检,2009年第四季度对洗发剂、染发剂等发用类化妆品抽检49件,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检测判定,合格率100%。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息,为制定《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一级致癌物石棉在化妆品中将可测定

  按照国家食药监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整治行动的公告》通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冒充药品的非药品进行专项整治。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消毒等产品,不得在标签、说明书中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等,一经发现将依法查处。

  一边是官方积极开展采取相关措施、开展管理工作,一边又充斥着市场对化妆品行业发展的质疑声。化妆品新规《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实施已一个多月,仅少量化妆品标明全成分,多数成分说明仍让人雾里看花。

  上海久事公司收购强生股权

  对股权转让、收购的消息业内总是格外关注,市场上关于上海家化股权转让的传闻刚刚散去,近日一则消息又称为业内关注的热点。据消息称,2009年12月8日,强生控股接其控股股东上海强生集团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上海久事公司与强生集团职工持股会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强生集团职工持股会将其持有的强生集团35%的股权,以7.3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久事。继入主强生控股成为实际控制人之后,上海久事公司又收购了强生控股大股东强生集团35%的股权,加强对强生集团及强生控股的控制力。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上海久事将持有强生集团80%股份。

  欧莱雅喜闻不断

  法国卡尼尔、上海韩束有“麻烦”

  近日,欧莱雅中国宣布正式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合作伙伴,由此,欧莱雅中国成为目前第一个同时赞助上海世博会和国家馆的企业。在世博赞助活动推进的同时,欧莱雅今年的市场表现也备受关注。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表示,欧莱雅获世博赞助双身份,09年会保持很好的增长,今年在中国的增长速度比其竞争品牌和竞争公司更快。同时,欧莱雅“破解头发的奥秘”展览苏州站开幕,于12月至1月期间在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供广大市民通过参观、体验,了解一个生动有趣的头发的科普世界。

  相对于欧莱雅的喜事不断,法国卡尼尔和上海韩束则是“麻烦事”缠身。因不服中国商评委做出的“水润凝护”商标驳回复审决定,欧洲天然化妆第一品牌法国巴黎卡尼尔研究中心将该委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卡尼尔研究中心的诉讼请求,维持商评委作出的复审决定。尼尔申请“水润凝护”商标仍然不应予以核准注册。

  而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因江西总代理何经理卷走了专卖店客户的50多万元货款后不知去向,遭无计可施的加盟商上门“讨伐”。上海韩束厂方表示,自己也亏损很大,拒绝加盟商的赔偿要求。韩束公司的处理方案也遭加盟商反对。

  我们再来看看日化市场的一些精彩要闻:

  刚过去不久的央视年度广告招标中,往年一直投“暗标”的联合利华,今年却高调地投了  “明标”,仅央视公开的两个中标时段,总价即高达7838万元。而一向高调的宝洁,今年却在招标过程中少有曝光。日化行业一直对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依赖甚重,央视招标战的过招,或许可以透视这一对老对手攻防转换的迹象

  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以“入乡随俗”的名义,利用不成熟的市场表现或政策漏洞以规避监管,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联合利华近日涉嫌“偷税”,遭遇“灰色地带”。据报道,联合利华采购部以及其代理进口商——保信捷在一项日化原料的进口过程中,故意使用其他品名,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6年内累积欠缴税款已达317万元。年采购额数十亿元人民币的联合利华,为何会在6年内偷逃不过三百万元的税款?很多人认为,走私之举的根源可能是采购经理成本考核压力过大,以及贸易公司之间的恶性“价格战”。

  中国洗发水市场容量接近300亿元,去屑类产品占据了60%左右。面对去屑市场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霸王、澳雪重锤出击,抢分去屑洗发水市场200亿大蛋糕。粤军本土军团也加入战局,战况如火如荼,去屑市场的硝烟味显然更加浓烈。(Zghzp编辑 亚彧)

(本页面文字和图片由注册用户【admin】发布上传)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搜索服务,如有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负责删除。